2012年11月08日 12:05:09 来源:新华网
11月7日,党的十八大代表、著名经济学家、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。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
对话嘉宾:党的十八大代表、著名经济学家、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
对话记者:新华网记者 黄庭满
既要珍惜和用好战略机遇期,还要创造战略机遇期
黄庭满: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发展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。从历史阶段来看,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。未来五年,我们要如何用好这个“战略机遇期”,请您谈谈看法。
胡鞍钢: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我认为,不仅是“大有作为”,而且还是“大有希望、大有贡献”。我们用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来判断这个战略机遇期。我1995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“挑战和机遇并存”。到十六大以后,又加上了“尽管挑战和机遇并存,但是机遇大于挑战”。经过了国际金融危机,我又加上了一句话,即“将挑战化为机遇的能力”。
所谓天时,是讲全球化,全球知识革命,以及正在酝酿和发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,即绿色革命,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,还在加速,还没有完成。中国现在已经成为这场革命最大的收益者,用户量和生产量都处在世界第一,中国只要利用了新的工业革命、新的战略机遇期,就能带来更好的天时。
地利是指,在过去二十多年,由于中国的发展,亚洲在整个世界五大洲中经济、贸易、吸引外国投资增长率最快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,恰恰是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,因此地利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们怎样利用周边的发展来发展我们自己?
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人和,能不能把握战略机遇期,关键是在国内科学发展,构建和谐社会,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,对此我充满信心。
天时、地利、人和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、相互关联,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是少有的。所以我们既要珍惜战略机遇期,还要创造战略机遇期。
黄庭满:怎么理解“创造战略机遇期”?
胡鞍钢: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。我们的研究表明,在过去十年,我们对全球新增gdp的贡献超过了美国。从进口的角度,我们对全球的进口增长也超过了美国,出口也是一样。十年前,美国打个喷嚏全世界感冒,现在中国还没打喷嚏,只是一些局部地区和行业打了点喷嚏,比如钢铁行业,钢价、铁矿石价,全世界钢铁行业的运费和保险费都在下降。这些我们在国内是感受不到的。
中国对全球的影响之大、之深、之强烈,只有对方能感受到。中国加入wto后,我们称之为开放中国,融入世界、影响世界,我们也希望对世界做出贡献。我把这个战略机遇期称为大有希望、大有作为、大有贡献,最终落脚在大有贡献。因此未来十年,毫无疑问,中国主要的经济指标对全球的贡献一定是第一位。
绿色发展道路是一条“前人种树、后人乘凉”的健康大道
黄庭满:我们注意到,胡院长出版了一本新书《中国创新绿色发展》,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是紧密相关的。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。今年胡锦涛总书记“7·23”讲话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。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战略意图在哪里?
胡鞍钢:主要还是针对中国国情。中国从历史上就是人口最多的国家,也是世界上水资源、耕地资源人均最少的国家之一,长期以来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是相当尖锐的。建国之后,随着人口大规模增长,这个矛盾一直是突出的,但人对这一矛盾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。过去一直讲植树造林、绿化祖国、水土保持等,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把可持续发展提出来作为战略之一。党的十六大在设计2020年目标的时候已经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,只是没有给出具体的目标,到了十七大就把它作为一项重大建设目标提出来了,就有了我们如何在生态环境比较良好的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的问题。
从文明的角度来看,历史上各国都经历过农耕文明,中国达到顶峰,而后是西方的工业文明,造成了气候变化、碳排放等问题,造成生态危机。到了21世纪,的确要进入到一个生态文明时代,中央提出这个设想,既考虑中国国情,也顺应世界发展趋势,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它的发展道路不仅影响我们自身利益,更会影响全球。
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关于生存与发展的报告中就力图想回答这个问题,即在一个人口众多,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少,生态环境比较脆弱,又处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,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。当时我们提出“构建美好的中华家园”,没有意识到是一种文明,是一种新的发展道路。现在我们讲可持续发展、绿色发展。西方的发展是一种黑色发展道路,它实际上是“断子孙路”。而可持续发展是“不断子孙路”,绿色发展又超越了可持续发展,是“前人种树、后人乘凉”。
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前人进行生态建设,进行绿色投资,比如水利、林业、治理沙漠化、水土流失,看似不会产生回报,但从生态资本的角度讲是十分重要的。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生态投资,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生态投资。它不仅是一个理念,而且变成了国家的规划,正在实施。
中国本身的文化就追求天人合一、天人互益,我们祖先提出的思想,可以当代化,变成价值观,变成发展的规划,变成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,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少见的。我们如果再过20年、50年,回过头来看这样一个决策,就是“前人种树、后人乘凉”,前人进行绿色投资,后人获得生态资本,这就是中国的生态发展道路,也是我们必选的道路,同时也为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道路。可以预见,中国是可以克服“生态与发展”这对矛盾问题的。
始终如一地遵循并朝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懈奋斗,在世界大国中独一无二
黄庭满:新华网友近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分关心、期待。上世纪70年代末“小康”这个词被用作发展目标提出来,十六大报告又提出到2020年的这段时间要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。这些年来,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嬗变,坚持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,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,大力发展民生,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实际上也为2020年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中国人口多,民生改善的水平还处在基础阶段,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我们相信,网友也期待,未来五年,推动全面小康建设方面会作出新的部署。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看法。
胡鞍钢:中国作为后发国家,面临的任务是追赶发达国家,最重要的是发展目标的确定,以便集中力量办大事。进入21世纪以后,党中央战略谋划,前瞻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,现在时间已走完了一半,我们如期完成了任务,但同时也面临大量的民生、社会建设问题,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。
如何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?到党的十八大,中国共产党召开3次全国代表大会,连续设计跟踪进行战略部署。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是首次,在世界大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,很少有国家去设定20年的目标,并始终如一地遵循。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在十年中能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。
当国家有了这样一个目标,就有了前进的方向。如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比作“彼岸目标”的话,每一次党代会实际上就是解决如何到达这个“彼岸目标”的“过河之船”、“过河之桥”问题,必然会做一些战略部署。这些“过河之船”、“过河之桥”,我们也称为可以实施的发展方针、政策、措施,以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新出现的矛盾,包括国内外引发的矛盾,比如金融危机、通货膨胀等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要做到目标设定之后毫不动摇,逐步推进,不断朝着这个目标推进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非常具体,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,反映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,不仅是国家的目标,也是人民的目标。我们有信心、有条件实现这一目标。
(来源:)